時間管理的核心是做好精力管理。你有沒有感覺到天天特別忙,但就是提升不大,沒有太大的進步;你有沒有感覺很多時候因為時間被浪費而焦慮;你有沒有感覺整天時間排列特別滿,就是無法執行,最后放棄了時間管理;你有沒有感覺看到別人都能合理的安排時間、學習很多東西,又能提升自己,你也想提升自己,但就是無法提升……
合理的安排時間,才能高效的工作;合理的做好時間分配,你會發現自己每天都在進步;合理的做好精力管理,你才會質的突破。
下面這幾種情形應該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,先列舉下。
第一種,總是覺得自己很忙,而且覺得自己非常多事情做,忙都忙不完,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后回頭看看,反倒是沒做多少真正能夠拿得出的結果的事情。第二種,看到身邊有其他人,平時沒那么忙,但最終卻有不少的成果,甚至在老板眼中更為重要。第三種,總是覺得自己被事情推著走,而不是推著事情走。第四種,明明自己非常清楚“重要”的事情是什么,但卻總是陷于瑣事而不能自拔。
這些情形,其實都非常非常普遍,每個人都會經歷。而且很多事情,我們頭腦中是知道發生了什么的,但經常自己沒有力量做出改變,而且很多時候你自己不愿意改變。這樣的例子,在現實生活中太多了,表現最明顯的例子就是“健身”這件事情。每個人都知道身體健康的重要性,也知道應該好好鍛煉身體保持身材,但在現實生活中碰到的人,能夠完全自律做好的人,非常非常少,可以用鳳毛麟角來形容。
說到時間管理,其實最經典的就是根據重要度與緊急度進行的四象限劃分。這個也是所有人都能夠完全理解而且接受的,但真正實操起來,你會發現很多人其實對于重要性與緊急度的判斷是非常不同的,甚至很多人是錯誤的,這就導致很多人只理解概念,很難進入到實操當中。
我們很多人都習慣于陷入忙碌之中,因為忙碌意味著被需要,也意味著被自己的內心認可,一旦閑下來反倒是覺得自己不重要,這是非常錯誤的。有些人能夠做到氣定神閑,其實并不是他沒事可做,而是他做好了關鍵“取舍”,然后又安排妥當,自己就慢慢的從凡塵俗世當中抽離出來,做更多的“深度思考”,這樣的人生就會好很多。